變性淀粉是通過物理、化學或酶法處理,在淀粉分子上引入新的官能團或改變淀粉分子大小和淀粉顆粒性質,從而改變淀粉的天然特性(如:糊化溫度、熱粘度及其穩定性、透明性等),使其更適合于一定應用要求的淀粉。 隨著對變性淀粉研究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的不斷拓寬,它的應用價值逐漸引起廣大科學技術人員的關注。它的開發可大幅度提高淀粉質農產品的附加值,有利于解決農產品出路,增加就業渠道、提高農民收入,穩定農村經濟。 近十年來,世界變性淀粉的產量迅速增長,目前世界的總年產量已接近800萬噸,其中美國300多萬噸,歐洲200多萬噸,日本60多萬噸,泰國50多萬噸,我國100多萬噸。 我國對于該產品的研制起步較晚,目前仍屬于新興業務,無論是種類、質量,還是應用范圍,都與國外有較大的差別。僅從種類上來說,國外已開發上市的類型就多達2000余種,包括氧化淀粉、淀粉酯、淀粉醚、交聯淀粉、陽離子淀粉、接枝淀粉、環糊精、白糊精、預凝膠化淀粉(預糊化淀粉)、雙醛淀粉等等,其中由玉米淀粉生產的產品都已達到了200多種,但我國內地以玉米淀粉為原材料生產的品種卻只有十余種。 如果以我國目前各行業所需用的變性淀粉數量計算,年需求量在100-200萬噸之間,因此它的使用前景是非常廣闊的,如果加大此領域的研究、應用與推廣,它的生產將會得到飛速的發展。
|